
冬,孕育的季节,也是积蓄力量的季节,更是一个满怀希望准备出发的季节。这时,到团风实小走一走,赴一场有温度、有力量的冬日教研。
为了继续落实我校“幸福课堂”的教学理念,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11月27日,团风县实验小学举行了第七届“幸福课堂研讨课例”展示暨小语省级课题研讨活动。
此次活动分二个会场进行,由语文、数学、科学三个学科的五位老师展示了精彩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幸福课堂课例研讨”展示活动安排如下: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县教研室小学部胡桂平主任,郭海平主任亲临现场指导,与实验小学校长陈文胜、分管教学教研副校长易斌、教研室主任王小燕、实验小学语、数、科三个学科教师一同全程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本次活动教研氛围浓厚,干货多多,精彩纷呈,幸福满满。
徐俊老师执教阅读课《写景篇》
徐俊老师执教《写景篇》一课,海量阅读授课模式为我们打开新语文的大门。她的课堂,成熟,沉稳,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通过品读文段,学生了解了写景文的类别,理清了文段顺序,把握了文段修辞手法,感悟了文段情感。徐老师语言亲切,善于引导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童铭老师执教“快乐读书吧”
《安徒生童话》课前指导课
童铭老师教态自然,课堂充满激情,张弛有度,她以教材中学过的童话作为导入,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学会读书籍目录,指导阅读层次分明,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猜测故事情节、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与书籍“一见钟情”,为后面学生自主自愿阅读铺路。
龙沛妍老师执教“快乐读书吧”
《十万个为什么》读中推进课
新课标,新要求,新课题,新方法。龙沛妍老师通过“怎么读—怎么办—怎么写”三个环节来呈现她的中期阅读推进课,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前期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收获,以及阅读中遇到问提,学习阅读方法、策略,提升学生在后续阅读中的阅读品质。
课后,课题组成员分别对所在学段的课进行了现场评课,既肯定了优点,同时也提出了不足之处。教研室胡桂平主任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不仅对每位讲课老师的课做了细致的点评,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更是对我们在坐的所有老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我们能做到: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文本,眼中有学生。
汪春容老师执教数学课《方程的意义》
汪春容老师的课堂教学精神饱满,朴实认真,充分运用新课标理念,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她的教学艺术和个性风采,在教学活动中,能紧紧围绕课程主题和重难点进行教学。
数学课后,同年级组的吕晓玲和许丽翁两位老师以及三年级的余白露老师对课进行了评价,县教研室的郭主任对课堂进行了追问式精彩点评,对于如何把握教材,如何精准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品质教育等,给全体数学老师做了指导,并提出了希望和建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王思琪老师执教科学课《磁极间的作用》
王思琪老师的课堂教学形式灵活、设计巧妙,让孩子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去探索发现,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去亲身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自主学习,充分地体现了科学的学科特点,让孩子们在“做中学”,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质疑,去解惑。
科学课后,县教研室郭海平主任从科学的教学方法出发,精准把握学情,给予中肯的点评和建议,郭主任提出:一、要关注课标,落实科学核心素养,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二、要加强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网络学习。科学课与生活联系紧密,科学老师更要多关注科学事件,科学时事。
理想的课堂教学与现实总有差距。在研讨中不断改进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相信在追寻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更加美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撰稿:王小燕 戴喜华 吕晓玲 王思琪
图片:戴喜华 何梦玲 舒金燕
编辑:戴喜华
审阅:王小燕
审核:易 斌
审批:陈文胜